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
吳易蕙 讀書心得

永不止息的愛


中文書名
愛是永不止息
書籍作者
冉亮
出版單位
圓神
出版年月
200102
版次
初版

圖書作者
內容簡介
七年前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癌病,讓叱吒於華府新聞界的她,宛如面臨人生浩劫。但在切除乳房、進行化療後,不向病魔低頭的她,依然堅守工作崗位,不曾有任何的改變。
 當她以為癌症已經徹底遠離時,六年後,他卻以另一個途徑來進駐她的身體,讓他無法拒絕的必須再輪迴一次治療與現實的痛苦折磨。
 而冉亮一貫樂觀開朗,對於生死,虔誠的宗教信仰,讓她坦然接受上帝的安排。但面對兩個尚在青春期的子女:一個二十歲,一個十五歲。想到無法親自陪他們成長,一起分享生命的歡喜悲傷;更想到將有多少孩子的第一次,她勢必缺席……

內容摘錄
1. 生病後才領悟,生命如此可貴,真是一刻也不能浪費,自然萬物如此美好,要時時珍惜感恩。
2. 迴避責任總是很容易,然而責任卻不會因此而消失;其實,當你越對自己負責,就會發現自信心也會越強,而那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喜樂。
3. 但我始終是熱愛生命的!生命,是一場值得全力以赴學習愛也實踐愛的可貴經歷。

我的觀點
看完這本書給了我許多感觸與啟發,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與真誠,上帝給作者的考驗,讓她從新探討生命的重要性,作者的勇敢與癌症搏鬥,樂觀看待每一件事情,不自怨自艾、不怨天尤人,能夠達到這樣的心境,讓人感到無比欽佩。
人的一生都有可能會有像作者冉亮這樣艱辛痛苦的旅程要走,作者也曾深陷苦痛與軟弱的折磨中,也在憂懼與沮喪中掙扎過,接受上帝所給的試煉,學習釋懷,努力著,不曾放棄,為了她的兒女,還有她的老公,以及那些在背後支持她、鼓勵她的朋友們,這麼多她愛的人,還有愛她的人,讓她用這份「愛」更加堅持著與癌魔奮戰。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因為一些事就不想繼續活下去,那麼不珍惜寶貴的生命,而作者卻是用剩下的時間做了很多的事情,不浪費時間,把握生命的任何時刻,每一天當最後一天,更熱衷於生活。我好像也能感受作者的心路歷程,我的父親也是因為得了癌症,更寶貴用剩下的時間來陪伴家人,作者化療過程的痛苦,描述的讓我彷彿在眼前看見一樣,我父親也是經歷過無數次化療的人,那樣的苦痛消瘦,我也看見了父親那樣的堅持下去,因為「愛」,讓人能夠更堅強,即使痛苦難受,有許多愛的陪伴,受盡病魔的折磨,也要努力的與之奮戰,這樣的精神,是我們很難去做到的。
作者裡面有一段話是與她兒子的談話內容,看完之後,我的心也有些沉重。媽忍不住問你:「媽要求你將來照顧妹妹,你會感到很大的壓力嗎?」你搖著頭說,無論在什麼情況下,你總是會照顧她的。然後,你欲言又止地說了一句話:「只是,在我的未來人生路上,我也還有許多事需要你在身邊呢!……」聽到你這句低語,媽的心幾乎碎成片片。我未來的人生路上,也還有許多事需要父親在身邊呢……只是他已不在了,我想父親也一定還想陪伴我們的許多第一次,只是像作者一樣,只能缺席了,作者說,突然想到自己不能參加女兒將來的女兒將來的婚禮了,想到她將來會是位多麼美麗的新娘……。對未來,我已不敢奢望,但我也不會放棄任何希望。看到這又想到,我父親也將無法參加我們四個小孩的婚禮,他會是如此的感慨嗎?我也好希望未來的路也有父親陪伴著,當我徬徨、寂寞、挫折、痛苦的時候,有父親好讓我依靠,但我想即使天人永隔,父親也會在另一方望著我,作者所掛念的心,我好像也能夠明白了。一個人在面臨不確定的死亡,原來是會思慮到麼多、這麼遠的事情。作者的一句不會放棄任何希望,散發了無限的愛。
當一個人得知自己得了癌症,甚至已經是末期了,會是用什麼心情來面對呢?恐懼?驚慌?昏亂?哀憐?憤怒?不甘?還是坦然從容的接受?我想一定是五味雜層的情緒吧!作者從得知癌症末期的事之後,並不全然一開始就是坦然的接受,她也經歷過各種的心境,但是她陽光般的性格,不讓自己永遠沉溺在悲苦的情緒當中,還完成了想做的事情,她的心感覺發出了光與熱,即使最後已離開了,但他將永遠守護她所愛的人。看完她的書也讓人從新探討生命的可貴與重要,更珍惜現在的所有,也發現我是多麼幸福的人。

討論議題   
  1. 如何在苦難中學習感恩與珍惜把握當下,不浪費生命的每一刻?
  2. 對於癌症病患的陪伴與關懷?
  3. 如何從新探討生命的重要,了解過程的可貴與價值所在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