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
陳淑琳 讀書心得

有些事情不用氣


中文書名
不生氣的技術
書籍作者
吳淡如
出版單位
天下文化
出版年月
20111201
版次
初版

圖書作者與
內容簡介
只要是人,一定會生氣。但是憤怒會蒙蔽理智,發洩憤怒的代價,往往超出想像。生氣的人,有的上了天堂,有的下了地獄。上天堂的人,踩的是刀梯,步步血淚;下地獄的人,坐的是電梯,一按鍵就到。在憤怒時還能微笑的人,才會是大贏家。想要成為贏家上天堂,你需要的是:不生氣的技術。

內容摘錄 
 1. 當你與一個人為敵,或企圖報復一個人時,沒錯,不管你多瞧不起那個人,你會不自覺得把自己拉到和他一樣的水平上。
 2. 憤怒真的會感染,跟一個憤怒的人長久一起生活,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他的語氣。學會用比較平和的語氣來陳述讓你生氣的事情,是一種必要休養。

我的觀點
看完了〈不生氣的技術〉後,我發現原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許多瑣事情生氣。「只要是人,一定會生氣」,這句話是每個人都同意的。脾氣再好的人,遇到讓她不舒服的事情時,也多半會在心裡咒罵幾句。書中提到「在憤怒時還能微笑的人,才是最大的贏家」。但我認為只要是人,遇到不公平、不合理的言行舉止都會生氣吧!人生氣時,有些人可以從容面對,有些人卻會暴跳如雷。因此,學習憤怒時還能笑著面對,真是一門學問。
書中有一篇「不關你的事,就別氣啦!」讓我有很深的體會,遇到看不慣的事,要嘛出面解決,要嘛就隨它去。為了不關妳的是生氣,只顯得自己的不聰明而已。我常常因為一些不關自己的事生悶氣,搞得自己心情很不好,正好寒假發生相同的例子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。叔公回來我家旁邊蓋房子,房子正好在寒假完工了,房子蓋好了總要擺家具。找了我和媽媽及姑婆夫妻倆一起去看家具,由於客廳的空間比較小,所以桌椅不需要太大組。
一到家具行,先上二樓,業務員開始介紹,到了一樓就看到兩組桌椅,一大一小,叔公夫妻倆都覺得小組的比較合適,姑婆他們執意說大組的比較氣派,兩邊差點吵起來,後來叔公退一步。這時我在一旁就很生氣,心裡覺得,那是叔公家又不是姑婆家,憑什麼是叔公退一步?為什麼主人不買自己喜歡的?當下很想罵回去,但是不能對長輩無禮。大組的相當價錢就比較高,姑婆硬要殺價,殺的跟小組的價錢一樣,整整殺了六千元,我看到業務員懊惱的表情,不只這樣,連床具組、餐桌組,每樣都殺價,我都覺得業務員的皮快被他們剝下來了。我在一旁看得更生氣,殺價殺得太過分了,那業務員賺什麼?我氣到回家還在氣,臉超臭。後來想想,其實那也不干我的事,我何必氣這麼久。這個氣生得無聊又可笑,自己氣得半死,別人根本不知道。
書上說,女性是感性動物,常沒辦法把「關你的事」與「不關你的事」分清楚,一遇到自己認為過分的事情,就急著兩肋插刀。生氣不能解決問題,任何事都有比生氣更好的抉擇,雖然我們沒有聖人的高EQ能心平氣和,但是經驗是無形累積的,所以往後當事情發生時我們就能從容不迫的將怒氣降低。可以有脾氣,但絕對也要懂得,發脾氣像釘釘子,釘過必留下痕跡,而人生就在負面情緒中消磨殆盡。最後,從書中我學到,偶爾要讓自己獨處一下,跟自己的內心對話,整理一下自己的內心,並反問自己最近有沒有容易動怒,再想想看是什麼原因造成動怒的。有時候知道有些事情聽下去會令自己生氣,那就乾脆不要聽。「小事不生氣,大事化小事」才是明智的作法。

討論議題
  1. 每個人都須控管自己的情緒,如何區分「關你的事」與「不關你的事」?
  2. 如何化悲憤為力量,將憤怒變成動力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