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夢想與努力 |
![]() |
中文書名
|
而立24
|
|
書籍作者
|
張藝興
|
|
出版單位
|
中國計量出版社
|
|
出版年月
|
2015年10月
|
|
版次
|
初版
|
|
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
|
張藝興,藝名LAY,1991年10月7日出生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。
《而立·24》首次記錄張藝興成長點滴,人生的24年,猶如24個從春到冬的時節。童年的春之朝氣/青春期的夏之溽熱/拼搏後的秋之豐盛/以及退藏於密的冬之變革。責任、夢想、努力、堅定!
|
|
內容摘錄
|
1.夢想這個詞很奇怪,以夢開頭,卻是要在現實裡完成一切。
2.學會禮儀,其實是去學會看到別人,尊重別人。
3.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,能做什麼,擅長做什麼,那麼這個人已經成功了一半,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弱點在那裡,優勢在那裡。
4.人生裡每一段細微的經歷,都像一朵沒有名字的浪,消失了,忽略了,遺忘了,但最重要的是,它們真的來過了,送給每一個努力努力再努力過的人。
|
|
我的觀點
|
在買這本書之前,我只是單純因為他是我偶像所以想買,但是在看完內容之後,我很慶幸我喜歡了這個偶像以及買了這本書。讀完後,我真的感覺這本書很有意思,因為它每一章節的插頁都是以二十四節氣來區分,當然不只這些,還有許多吸引著我的地方。一開始我也像大家一樣,覺得他明明才24歲為什麼用而立這個詞,對此他也在在序言裡給出了答案,因為這本書是他往後看,看著自己走過來的痕跡,而往後看的意義是為了更好的飛向那個叫做而立的三十歲。
作者成為藝人前經過一段練習生涯,在那時候他發生許多的事,第一次離開韓國是因為要換簽證而暫停下來,第二離開卻是因為打架被遣送回國,因為這件事讓他理解了爺爺曾經教過他的謹言慎行,再次回到韓國時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,練習6個小時不夠,就12個小時,練到地板上都是汗水,甚至為了找到跳舞的輕盈感,將兩三公斤的沙包和啞鈴綁在身上邊唱邊跳,因此腰受了很重的傷,我想如果是一般人大概會承受不住吧,但是幸好這一切都沒有白費。
書裡有一句話我非常的喜歡,所以一直記在心裡,「從來沒有天份,只有努力」,我覺得這句話非常的有意義,因為就算有天份,不努力也是沒用的,作者也不是從小就會跳舞,而是經過不段的練習才達到現在的水準,就像愛迪生所說:「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,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。」書中還有一句,「努力並不一定會達到目的,但努力一定會有一個努力的結果,無論結果怎麼樣,和不努力肯定是不一樣的。」這句話提醒我們努力就算無法達到目的,也能有一定的成果。
作者在書裡說:「有人曾經告訴我,夢,其實是一個人的心的樣子。站在舞臺上讓別人看見,其實是要讓大家看見一顆心的樣子,看見夢想。」夢想這個在我們眼裡或許是虛無缥渺的詞,但在這段描述裡變的具體,也因他增加了說服力。作者在書裡不斷的提到夢想和努力兩個詞,我想他因為有了夢想所以努力,才有了現在的成就,這其中的過程我們無法想像,但是作者的經驗,讓我知道了努力絕對是成功必不可缺的因素。
夢想,我們或許覺得他很遙遠,其實只要肯努力就沒有什麼無法完成的事,要怎麼收穫,先那麼栽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若不肯努力,就想收穫,那麼一定做不了什麼大事,凡事都是要經過一番奮鬥,才有美好的收穫,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輕易放棄,因為可能在你踏出九十九步之後只差一步就能成功,卻因挫折而放棄,失去了一個能夠成功的機會,真的非常可惜。人生嘛,沒有一點挫折那能叫做人生呢?
作者在上完某個電視節目後說了一句話:「人生啊,只是拼命去努力是不夠的,還要選對方法、用對技能」所以在努力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要用對方法。
|
|
討論議題
|
1.如果作者在腰傷復發時,聽了母親的話選擇放棄出道,那麼現在的他會如何?
2.對於作者,你有什麼想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嗎?
3.假如遇到挫折你會選擇繼續堅持還是放棄?
|
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蔡珮羽 讀書心得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